实验编号:U19S15300
关键词:逆合成分析法,肉桂酸
(一)内容介绍
本虚拟实验项目通过逆合成分析法的原则和肉桂酸的分子结构特点,采取不同的断键方式、对合成路线与合成原料进行选择和优化,将其开发成综合设计型实验。分为7个模块。模块1,肉桂酸逆合成的分析过程与合成路线的设计;模块2,Heck反应制备肉桂酸;模块3,Perkin反应制备肉桂酸;模块4,Wittig反应制备肉桂酸;模块5,Knoevenagel反应制备肉桂酸;模块6,肉桂酸的核磁谱图分析;模块7,实验拓展。
模块1,肉桂酸逆合成的分析过程与合成路线的设计
模块2,Heck反应制备肉桂酸
模块3,Perkin反应制备肉桂酸
模块4,Wittig反应制备肉桂酸
模块5,Knoevenagel反应制备肉桂酸
模块6,肉桂酸的核磁谱图分析
模块7,实验拓展
(二)实验的特色和亮点
本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以提供一种虚拟时空,通过全方位再现逆合成分析的全过程、每个实验各步骤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全程体验并学习采用逆合成法设计与合成肉桂酸的过程,接受有机合成综合实验技能的系统训练,深入学习化学重大研究成果(诺贝尔奖获奖工作),践行绿色化学理念,培养科研素养,提高科研能力。
本实验项目将逆合成分析法引入到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以一个经典有机化学实验项目——肉桂酸的合成为例,改变了传统的“照方抓药”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基于合成机理进行逆向推理,设计多种合成路线,特别是结合了三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工作,将科研成果融入到实验教学中,贴合了化学学科的发展;在实践中让学生充分体会有机合成的趣味性和艺术性,进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助力学生深刻理解有机合成内涵;同时还提供了系统连贯、贴近科研的学习机会,有效地提升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项目解决了实体实验中大量使用试剂、三废的处理及大型仪器使用受限等问题;让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系统地掌握逆合成分析法、学习理论计算在有机合成设计中的应用、并充分体会到同一目标产物的原料、反应条件、合成路线可选可变的特点,以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