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案例

服务创造价值、存在造就未来

当前位置:首页>服务案例

基于微流控便携式电化学装置的酶活性测试及抑制剂含量检测

时间:2023-01-12   访问量:761

(一)内容介绍

本虚拟仿真实验分为3个模块,模块1设计微流控便携式电化学装置;模块2微流控便携式电化学装置的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模块3微流控便携式电化学装置的应用(乙酰胆碱酯酶)

模块1设计微流控便携式电化学装置

微流控模块化分析装置可以分解为流片、垫片、滤纸片以及丝网印刷电极四个组成部分,将四部分组装在一起,就是一个小型的检测芯片。

wps52.png 

wps53.png 

模块2微流控便携式电化学装置的应用(葡萄糖氧化酶)

葡萄糖酶与葡萄糖间存在着选择专一性,能够催化氧化葡萄糖,通过电信号能够反映出酶的生物活性;而银离子的存在能够抑制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造成葡萄糖氧化酶中毒,活性变小,葡萄糖的氧化分解生成过氧化氢变少,引起电化学信号——过氧化氢氧化峰电流变小,从而直观地以电信号反映出了酶活性的大小;利用EDTA与银离子的络合作用,可使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恢复,从而响应电流信号变大;通过电流归一化处理进而可计算出酶活性及银离子的浓度。

wps54.png 

wps55.png 

wps56.png 

模块3微流控便携式电化学装置的应用(乙酰胆碱酯酶)

首先将乙酰胆碱酯酶固定在滤纸片上,固定好测试装置,将底物乙酰硫代胆碱通过检测池,电化学工作站上显现出硫代胆碱氧化电流值。用抑制剂有机磷使乙酰胆碱酯酶中毒,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降低了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从而阻碍其对乙酰硫代胆碱的水解作用,降低的电流值更能直观的体现出变化。根据电流之间的变化,计算出抑制剂有机磷的含量。

wps57.png 

wps58.pngwps59.png 

 

wps60.png 

(二)实验的特色和亮点

微流控是使用微管道处理或操纵微小流体系统所涉及的科学和技术,是涉及化学、流体物理、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新兴交叉学科,微流控装置因具有微型化、集成化特征在化工、环境、生物等相关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采取微流控技术构建便携式微流控装置,优化实验数据,实现实时检测,应急快速检测酶、酶抑制剂等。由于检测样品的毒性和污染性,样品微量化和精密性要求,限制微流控实验的大面积开展,无法满足每位学生的动手操作。

本项目通过基于微流控便携式电化学装置测试酶的活性及抑制剂含量检测虚拟仿真实验,设计开发一套纸基微流控电化学测试虚拟仿真装置,让学生全程体验从微流控设备的设计到样品性能测试分析的完整过程,培养学生在微流控装置检测方面前沿科学研究能力。解决传统实验样品高毒性、高污染性、样品微量、高精密性操作要求等难题。学生将置身于较为逼真的虚拟实验场景中,利用虚拟技术完成整个实验操作,实现学生点击实验装置和仪器设备,进入具体实验操作过程,设置相关问题和互动环节,演示和训练评测相互结合。快速掌握国内外微流控设备设计搭建及生物酶检测的前沿知识,同时也可以用于电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等专业检测分析领域培训学习。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其动手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为高科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肿瘤原位荧光标记技术设计和探索虚拟仿真项目

下一篇: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